|
|
|
謹慎性原則又稱穩健性原則,是指在有不確定因素情況下處理會計事項時,應保持一定程度謹慎,以便不高估資產或收益,合理核算可能發生的損失和費用。這是當今國際上,尤其是西方企業會計實務中,處理不確定經濟業務時普遍奉行的一項原則。 一、實施謹慎性原則的必要性。 1、商品經濟中存在著許多不確定的因素是謹慎性原則存在的基礎。商品經濟的出現和發民展必然伴隨著市場競爭,企業的生死存亡,前途命運與市場競爭的成敗休戚相關。隨著社會生產力的迅猛發展和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促進企業的競爭更加激烈?!皟瀯倭犹币殉蔀樯唐方洕鐣目陀^規律。企業處于這樣變幻莫測、紛繁復雜的社會經濟環境中,受著市場競爭和價值的支配,其經營活動特別是對于未來的經營活動帶來很大的在確定性。因此,作為企業經營活動的會計信息系統,不得不考慮這些不確定因素。 2、謹慎性原則是對其它會計原則適用性進行的修正。 在正常情況下,會計信息系基本運行的原則,如歷史成本原則、配比原則、可比性原則、權責發生原則等都是科學的、合理的。但是,當經濟環境和經營活動出現明顯不確定時,如果仍要堅持上述原則,就需要采用謹慎性原則進行補充修正。 二、謹慎性會計原則的科學性。 1、謹慎性原則可以保證企業在穩定中發展,提高市場上的競爭力。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針對經濟活動中不確定因素,企業要想掌握市場競爭主動權,在進行會計處理時,必須持謹慎性態度,充分估計到風險和損失,對資產估價和收益計量用寧低勿高,對損失和費用計量采取寧高勿低的方法,以回避或轉移經營風險,使經濟決策者能適應復雜的外部變化,把風險和損失降低到最小范圍內,以利于企業在穩定中發展,提高市場上的競爭力。 2、謹慎性會計原則有利于保護投資人和債權人的利益。 現代企業制度特征之一是所有權和經營權相互分離。兩權分離致使投資者對企業經營狀況的認識角度發生了變化。投資人所關心的是企業資產是否保值和增值,企業不斷獲利的前提下經營下去;經營者所關心僅是目前企業的經營效益,以便說明經營者業績。當環境發生變化時,就會造成資本流失。如發生通貨膨脹時,從原始成本計提折舊形成企業成本偏低,在此基礎上進行的價格決策使商品銷價偏低,不能補償在用設備的實物生產能力,以低估資產價值計提折舊同時虛增報告期收益,又付出了較高薪金、股利和稅金,從而造成資產、負債、權益、收入、成本、利潤等會計要素扭曲,尤其造成企業資產價值補償缺位。采用了謹慎性原則,如加速折舊法,存貨后進先出法等,就可使通貨膨脹的負面影響大為減少,保護了投資人和債權人的利益。 三、謹慎性原則的局限性。 1、影響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客觀性。 穩定性原則在實務操作中存在主觀臆斷帶來的不可驗證性缺點,對風險的估價帶有難以辯證、檢驗的主觀性因素。如成本和市價孰低中的“市價”坐標的確定,或有損失的范圍界定,或有負債的估量等。因而使會計核算的基本特征------真實性受到威脅。不僅如此,穩定性還極大破壞了會計信息的客觀性。 2、謹慎性原則與其他會計原則發生矛盾。 會計原則是一個完整的原則體系,盡管各條會計原則對會計工作限定的內容不同,但其目標應是一致的。如果各會計原則之間發生矛盾。將使會計信息喪失價值。由于謹慎性原則是在未取得收入的條件下確認費用的;因此它和配比原則是相矛盾的,由于謹慎性原則可以把不屬于本期費用歸屬本期,因此它和權責發生制原則是相矛盾。由于謹慎性原則時而按歷史成本計量資產,里面按市價計量資產,因此他和歷史成本原則相矛盾。上述矛盾是謹慎性原則不能克服的自身矛盾。 四、謹慎性原則在我國的應用和思考。 在我國新的會計制度中,具體體現謹慎性原則的會計制度有下列: 1、壞帳準備。我國目前只允許使用應收帳款百分比法。為適應市場經濟復雜性,應給企業選擇會計方法的一定自主權。計提壞帳準備的基數包括所有債權。實行“比例計提,控制使用,超用報批,超章計稅”的間接管理方法。允許企業當年按標準提,下年控制使用。 2、折舊?!镀髽I會計準則》規定:“如符合有關規定,也可采用加速折舊法?!毙袠I會計制度又進一步規定大中型企業經財政局批準可采用加速折舊法。這種規定易使小型企業在會計稅收上處于競爭劣勢。隨著我國財政實力增強,應允許所有企業實行加速折舊法,有利于配置新稅源。 3、存貨計價。將“后進先出法”列入其中,可以及早地將當年的調價因素,列計到當年的經營成果中去,從而有利于減輕企業以后年度的負擔。 鑒于謹慎性原則既有科學性,又有其局限性的現狀,使用謹慎性原則應從我國會計工作的實際情況出發,既要符合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要求,又要考慮國家和企業的承受能力,要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謹慎性原則的積極作用。隨著經濟進一步發展和會計人員素質的提高,謹慎性原則會隨之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謹慎性原則又稱穩健性原則,是指在有不確定因素情況下處理會計事項時,應保持一定程度謹慎,以便不高估資產或收益,合理核算可能發生的損失和費用。這是當今國際上,尤其是西方企業會計實務中,處理不確定經濟業務時普遍奉行的一項原則。 一、實施謹慎性原則的必要性。 1、商品經濟中存在著許多不確定的因素是謹慎性原則存在的基礎。商品經濟的出現和發民展必然伴隨著市場競爭,企業的生死存亡,前途命運與市場競爭的成敗休戚相關。隨著社會生產力的迅猛發展和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促進企業的競爭更加激烈?!皟瀯倭犹币殉蔀樯唐方洕鐣目陀^規律。企業處于這樣變幻莫測、紛繁復雜的社會經濟環境中,受著市場競爭和價值的支配,其經營活動特別是對于未來的經營活動帶來很大的在確定性。因此,作為企業經營活動的會計信息系統,不得不考慮這些不確定因素。 2、謹慎性原則是對其它會計原則適用性進行的修正。 在正常情況下,會計信息系基本運行的原則,如歷史成本原則、配比原則、可比性原則、權責發生原則等都是科學的、合理的。但是,當經濟環境和經營活動出現明顯不確定時,如果仍要堅持上述原則,就需要采用謹慎性原則進行補充修正。 二、謹慎性會計原則的科學性。 1、謹慎性原則可以保證企業在穩定中發展,提高市場上的競爭力。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針對經濟活動中不確定因素,企業要想掌握市場競爭主動權,在進行會計處理時,必須持謹慎性態度,充分估計到風險和損失,對資產估價和收益計量用寧低勿高,對損失和費用計量采取寧高勿低的方法,以回避或轉移經營風險,使經濟決策者能適應復雜的外部變化,把風險和損失降低到最小范圍內,以利于企業在穩定中發展,提高市場上的競爭力。 2、謹慎性會計原則有利于保護投資人和債權人的利益。 現代企業制度特征之一是所有權和經營權相互分離。兩權分離致使投資者對企業經營狀況的認識角度發生了變化。投資人所關心的是企業資產是否保值和增值,企業不斷獲利的前提下經營下去;經營者所關心僅是目前企業的經營效益,以便說明經營者業績。當環境發生變化時,就會造成資本流失。如發生通貨膨脹時,從原始成本計提折舊形成企業成本偏低,在此基礎上進行的價格決策使商品銷價偏低,不能補償在用設備的實物生產能力,以低估資產價值計提折舊同時虛增報告期收益,又付出了較高薪金、股利和稅金,從而造成資產、負債、權益、收入、成本、利潤等會計要素扭曲,尤其造成企業資產價值補償缺位。采用了謹慎性原則,如加速折舊法,存貨后進先出法等,就可使通貨膨脹的負面影響大為減少,保護了投資人和債權人的利益。 三、謹慎性原則的局限性。 1、影響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客觀性。 穩定性原則在實務操作中存在主觀臆斷帶來的不可驗證性缺點,對風險的估價帶有難以辯證、檢驗的主觀性因素。如成本和市價孰低中的“市價”坐標的確定,或有損失的范圍界定,或有負債的估量等。因而使會計核算的基本特征------真實性受到威脅。不僅如此,穩定性還極大破壞了會計信息的客觀性。 2、謹慎性原則與其他會計原則發生矛盾。 會計原則是一個完整的原則體系,盡管各條會計原則對會計工作限定的內容不同,但其目標應是一致的。如果各會計原則之間發生矛盾。將使會計信息喪失價值。由于謹慎性原則是在未取得收入的條件下確認費用的;因此它和配比原則是相矛盾的,由于謹慎性原則可以把不屬于本期費用歸屬本期,因此它和權責發生制原則是相矛盾。由于謹慎性原則時而按歷史成本計量資產,里面按市價計量資產,因此他和歷史成本原則相矛盾。上述矛盾是謹慎性原則不能克服的自身矛盾。 四、謹慎性原則在我國的應用和思考。 在我國新的會計制度中,具體體現謹慎性原則的會計制度有下列: 1、壞帳準備。我國目前只允許使用應收帳款百分比法。為適應市場經濟復雜性,應給企業選擇會計方法的一定自主權。計提壞帳準備的基數包括所有債權。實行“比例計提,控制使用,超用報批,超章計稅”的間接管理方法。允許企業當年按標準提,下年控制使用。 2、折舊?!镀髽I會計準則》規定:“如符合有關規定,也可采用加速折舊法?!毙袠I會計制度又進一步規定大中型企業經財政局批準可采用加速折舊法。這種規定易使小型企業在會計稅收上處于競爭劣勢。隨著我國財政實力增強,應允許所有企業實行加速折舊法,有利于配置新稅源。 3、存貨計價。將“后進先出法”列入其中,可以及早地將當年的調價因素,列計到當年的經營成果中去,從而有利于減輕企業以后年度的負擔。 鑒于謹慎性原則既有科學性,又有其局限性的現狀,使用謹慎性原則應從我國會計工作的實際情況出發,既要符合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要求,又要考慮國家和企業的承受能力,要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謹慎性原則的積極作用。隨著經濟進一步發展和會計人員素質的提高,謹慎性原則會隨之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
Copyright ? 2014 鄭州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