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摘要:民營快遞在國內已獲得長足的發展,但是農村民營快遞仍然是一片發展的盲區。本文從河南省情出發,分析了農村民營快遞發展的需求因素,并提出了相應的供給建議。 關鍵詞:農村民營快遞;新農村建設;需求 The Demand of (Zhengzhou Technical College, Zhengzhou,Henan, 450121) Yang Li-ping Abstract: Privately operated express in domestic has obtained the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but the countryside privately operated express was still a piece of development blind spot. This article embarked from the Key words: Countryside privately operated express;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demand 1 引言 快遞(速遞)業是20世紀60年代末在美國誕生的一個新興的獨立行業。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2004年報告對快遞業定義如下:快速收集、運輸、遞送文件、印刷品、包裹和其他物品,全過程跟蹤這些物品并對其保持控制,同時提供與上述過程相關的其他服務,如清關和物流服務。 快遞產業屬于第三產業即服務業,因此快遞服務質量直接決定了企業的運營狀況,包括:便利性(Door to Door,門到門)、時效性(傳遞速度快)、安全性(無損)、準確性(JIT)等。同時,快遞業也追求規模經濟,當快遞的數量達到一定規模時,邊際成本會大幅度降低。 民營快遞是從所有制性質上與郵政快遞EMS相區分的。2007年以來,隨著國內民營快遞業的蓬勃發展,它的優點日趨明顯,對企業能提供其迫切需要而郵政EMS卻難以滿足的更高要求的服務;對一般消費者,以遞送速度快、費用低廉、安全可靠等優勢深受客戶的熱烈歡迎。 但是,畢竟民營快遞在我國起步較晚,在經營理念、服務水平等方面與外資快遞巨頭存在較大差距,但作為“第三利潤源”的物流業之一,民營快遞發展前景仍然是美好的,而且在農村也已顯現出廣闊的發展契機。 2 河南省農村民營快遞發展與發達地區的比較 目前,從全國范圍來看,由于快遞業務作為競爭性業務的性質,民營快遞很少波及農村。除了個別城市化進程較快的農村之外,大多數廣袤的農村遞送文件及包裹大多仍只能通過郵政業務這條唯一渠道。 在江浙及廣東省等發達地區,像圓通、申通、順豐快遞等大型網絡快遞企業的觸角已經基本覆蓋大多數鄉鎮農村。例如,申通快遞在浙江椒江農村目前已實現了農村快遞網絡全覆蓋,從椒江寄出的郵包通常會在24小時內到達長三角地區的任何一個地方[1]。 在北方,有些地區(如天津)鄉鎮農村的快遞消費市場業已形成。例如,順豐快遞在天津四郊五縣設立了20余個營業點,覆蓋90%以上的建制鎮,可以為鄉鎮企業和農村用戶提供中小電器、農副產品、電子商務等配送服務[2]。 在河南省,除了新農村建設發展較好的一些“小康村”及“城中村”外,90%以上的鄉鎮仍屬于民營快遞派送盲區,農村郵政始終在投遞業務中處于主導,與城市郵政相比,農村郵政無論在時效性還是便利性方面均呈現出服務質量低下的傾向,這是與新農村建設進程不協調的,農村物流的需求呼喚著民營快遞的盡快誕生。 3 河南省農村民營快遞發展的需求分析 3.1 “打工經濟”的需求 河南省是全國人口大省,也是勞動力輸出大省,河南農民工奮戰在天南海北的各行各業,由此帶來的“打工經濟”也以乘數效應催生著當地經濟的發展。農村的青壯年主力軍轉戰城鎮,同時也不可避免引起了農村家庭的“空巢”,留守的被戲稱為“386199部隊”的婦女、兒童及老人與外出務工的農民工之間會不斷進行錢款和物品的流動,錢款可以通過郵政或銀聯系統進行互流,而物品的流動除了郵政及同鄉代捎,別無其他選擇,即使有EMS,居住不很集中的農村也鮮能實現“門到門”的服務,且不說其高昂的費用令恨不能把一分錢掰成兩半花的農民工退避三舍,費用較低的民營快遞的引入和發展迫在眉睫。 3.2 高校、企業、房產郊縣農村化 目前許多位于市內的高校擴招之后,用地開始向郊縣農村擴展,這也需要相應的輔助配套服務設施如物流等的跟進,例如,高校學生的購物、用餐等基本活動都離不開物流的支持,因此,超市商品、高校食堂原材料(如蔬菜,本身產地就是農村)的加工與配送等都需要在附近建立相應的物流公司。盡管需求很旺,但是大多民營快遞公司并未將觸角延伸至位于農村的高校,用戶萬不得已的網上購物仍不得不通過郵政。 同時,由于城區土地資源有限且房價不斷攀升,許多城區企業將生產以及管理部門遷往成本較低且具有稅收等多項優惠政策的農村經濟開發區。另外,一些后來入駐的企業,如鄭州富士康等,以及鄉鎮企業在郊縣的集群發展,這都需要相應的配套設施的跟進,企業供產銷活動、附近家屬區用戶的各種商品需求等,也為農村速遞業務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肥沃的需求土壤。 而且,農村快遞可以與企業和高校合作,利用企業及高校倉庫及其他物流配送設施共同開展業務,實現雙贏。尤其是高校,民營快遞可以為在校學生提供兼職、頂崗實訓和實習的機會。 3.3 新農村建設的引致需求 新農村建設需要新型農民“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要達成這樣的目標,需要有物質食糧和精神食糧的雙重供給,農村的文化站能提供的有益活動非常有限,提供的書籍過時、偏少,無法滿足農民大眾的多方面及個性化需求。 信息網絡目前正處于高速普及和發展階段,同時“電腦下鄉工程”也加快了農村信息化的進程,這必然會吸引一些有魄力尤其是有城市打工經歷而觀念先進的農民利用互聯網進行網上經營,例如,開網店。 同時,互聯網在農村千家萬戶的入駐,也促進了農村網購市場的發展,無論是購進農用物資、副業產品還是日常消費品,網上購物由于可選余地大、價格實惠、足不出戶,而成為許多家庭購物方式革命的一種重要形式。據調查,“申通快遞”浙江公司每天交易量的大約50%以上是因淘寶網而產生的,其中農村的網購交易量又占到25%,這個發展勢頭還有不斷增長的趨勢[1]。 因此,抓住農村快遞市場的發展趨勢,延伸業務范圍到鄉、到鎮、到村,積極為農村客戶創造便利,為廣大農民群眾提供實惠、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的快遞服務,農村快遞必將獲得長足的發展。 4 結束語 如上所述,河南省農村發展民營快遞的需求土壤非常豐富,此時,供給是關鍵。但由于農村地區具有居住分散、業務量與城鎮相比偏少等特點,如果不顧一切條件盲目照搬城鎮經營模式而在農村投資,這樣也是不可取的,因此,可以選取一些經濟較發達或者打工者較多的鄉鎮村進行試點。 農村民營快遞可以獨立設立,也可以作為城市快遞的補充或擴展而存在。 在河南農村的許多地區,一些民營快遞引入前的鋪墊工作或者可以借用的條件基本成熟,如農村客運汽車站點、農村現有貨運場站、果蔬等農副產品市場集散地是農村快遞物流配送網的有利保障。舉例說明,快遞公司可以搭農村客運這個順風車實現向農村物流市場的擴展:農村客運站點與快遞公司訂立合同,并通過相關規章制度約束雙方的操作行為;農村客運站點設立一個快遞分部專門處理快遞事務,快遞業務員由經過培訓的員工擔任;快遞公司將發往農村的快件交由客運公司送達,并按一定比例付予報酬。這種跨企業的橫向聯系,可以使快遞公司擴展農村市場,節約運作成本,同時可以拓展農村客運站點的業務,在創收的同時,提高運輸能力,實現“雙贏”。 由于農村快件投遞的難點一般在鎮級以下的行政村和自然村,而快件的流動是雙向的,所以在業務開展方面,在較發達的農村地區,也可以由位于城市的快遞公司在各縣每個鎮農村招募一些經過嚴格培訓、誠實守信的業務員,男女不限,人數根據需要而定,配上工號,并記錄備案,工資核算實行計件工資(也可以兼職)。其工作范圍為:①把當地村里的包裹送到鎮上;②把鎮上的包裹帶到村里。 總之,河南農村民營快遞可以先在一些地區試點,經過一段時期的經營,績效明顯,則可以推廣,否則,需要選擇其他可行的策略。 參考文獻: [1] 施曉義.椒江農民用上“快遞”[N].浙江日報,
|
||||||
Copyright ? 2014 鄭州職業技術學院
|